根据丰台区卫健委印发的《丰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》(丰卫计发[2018]144号)文件精神,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,经院长办公会讨论确定,将我院康复医学科列入重点专科建设,加强组织领导、团队建设、人才培养与康复设备投入,并不断完善,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。现将康复医学科介绍如下:

康复医学是具有理论基础、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,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,是促进病、伤、残者康复的医学。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、评定和处理(治疗、训练)等问题,与保健医学、预防医学、治疗医学共同组成全面医学。
康复科成立以来,建立了高效、有序的管理和工作流程。专业康复治疗师梯队建设完整,知识夯实,操作能力强;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,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采取多种形式、多种渠道与多个康复专业单位协作,如北京天坛医院、国家辅具中心康复医院及其他二级医院的相关科室,从而确保我院康复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。
为提升疾病康复水平,医院不仅全面升级改造康复科室环境,积极引进先进康复设备,还定期邀请专家来院指导学科建设,开展教学查房、疑难病讨论等系列活动。康复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紧密合作,并成为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《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》推广单位。目前已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体系,充分利用中医特色优势资源,结合现代康复医学先进的诊疗手段,在以中风后遗症、各种脑部疾病引起的瘫痪、骨关节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上效果较为显著,拥有良好的口碑。

一、科室组织架构
康复医学科由病区、康复治疗区组成。
1.病区:病区设病区主任和护士长各1名。床位35张,均为2人间,每个房间都设有卫生间、无障碍设施及呼叫系统。
2.治疗区:设技师长1名,负责治疗区的全面工作。治疗区设有以下康复治疗室:
(1)康复评定室:内有平衡测试训练系统、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、PT床、PT櫈、角度尺等。主要用于患者功能的初期评定、中期评定和末期评定。
(2)系统运动治疗室:内有姿势矫正镜,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、训练组套、PT床、PT櫈、电动康复踏车、电动起立床、单人站立床、四人组站立床、肋木、楔形垫、巴氏球、康复阶梯、平衡杠、平衡板、沙袋车等。主要用于运动功能障碍者的关节活动度、肌力增强、提高核心肌力、改善心肺功能、预防并发症、改善平衡能力、促进和改善步行等系统化运动训练。
(3)作业治疗室:内有作业车、OT桌、砂磨板、滚桶、手指桌、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、踝关节训练器、抛接球和体操棒、手指功能训练器、木插板、手指阶梯、螺钉盘、日常生活辅具器具等。主要用于功能能力有一定程度恢复的患者,通过各种工具的训练进一步全面提高患者的各项功能。
(4)语言和吞咽治疗室:内有语言训练系统、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器。主要用于失语症患者、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。
(5)传统(针灸、按摩)康复治疗室:提供各种针法治疗、灸法治疗、按摩治疗等。
(6)理疗室及康复辅具等:可以提供声、光、电等物理治疗;可以提供简单的辅助用品和用具。

二、主要康复服务范围
我院康复医学科的主要收治范围为三个方面:
1.神经康复:神经系统疾病(包括脑卒中、脑外伤、帕金森、脊髓损伤、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等所致功能障碍):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及特点,采用药物、针灸、理疗、康复的综合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,康复包括中频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、作业疗法、语言吞咽训练等疗法。
2.骨关节及软组织康复:骨关节疾病(包括关节炎、关节置换术后、四肢骨折、颈肩腰腿痛、椎间盘突出症等所致功能障碍):应用康复训练及理疗仪器对损伤软组织进行康复治疗,促进组织修复,防止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直,减轻疼痛,恢复功能。
3.老年康复: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功能减退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下降(如活动和行走困难、容易跌倒,认知能力下降或痴呆等)进行治疗和功能性训练,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、改善其生活质量。

三、主要康复技术特色
我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区提供全方位、综合性及标准化的康复治疗和训练,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:
1.运动疗法:如现代Bobath治疗技术、PNF技术、肌肉能量技术、神经调控技术、肌力增强训练、关节活动度维持与扩大训练、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训练、步态评估与矫正训练。
2.作业与认知训练:通过作业的工具和认知训练工具提高认知水平、上肢功能及核心肌肉控制能力。
3.语言和吞咽训练:主要针对失语症、构音障碍及吞咽障碍者。
4.传统康复治疗:如针灸、推拿、火罐、艾灸、中药熏蒸等。
5.理疗:神经肌肉电刺激、中频电疗、中药离子透入等。